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>四时韬略>文化
全部 11 文化 1 互联网 5 快消 1 金融 0 综合 4

小文创?大文创?中国文化产业该破一破边界了!

时间:2019-08-08   访问量:1956

 

文创是什么?

文创本是“文化创意”的缩写,但是似乎文创的概念已经越来越狭窄,在一些人的意识中,文创俨然已经成了各种带有文化特色的小物件的专有名词。

还是从文化创意的本源来看吧。

我们首先来看文化是什么、文化产业是什么?

文化在概念上并没有标准答案。简单来说,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;也就是一个国家、民族、群体约定俗成或者自然形成的一种习惯、传统、内在审美表现出来的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文化是带有强烈的精神属性的,有内在认同性、精神感召力。

文化产业正是在物质生产、满足功能需要之外,满足多种层次需求的一种产业形态。如艺术品、表演、文化周边、人文旅游等等。那么文化创意,根本上就是创新、创造的文化产业。

 

文化产业的“创新”之殇

文化产业是热点,自然少不了各地方、机构以及资本的簇拥。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当前文化产业的基本形态。各地文化产业园,基本上属于园区规划形态,通过税收等一些政策吸引相关产业入驻,园区在产业推动方面仅限于相关政策,没有方向能动性。

具体产业方面,“创意”的地位却非尴尬。传统文化产业领域,创新寥寥,只是披上了资本的外衣;文化内核上少见触及,形式上则不敢越雷池一步。现代文化产业领域同样被所谓“创意”替代了“创新”,噱头多余价值主张与文化创新,不过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的文创展开,现代文化产业不做论述。

可以说,我们看到文化产业,在创新、创造上几乎被束缚了手脚。甚至“文化创意”这个概念正在逐渐被狭隘化,在不少地方,“文创”似乎成了“衍生品设计”的代名词。提文创,必然是礼品、周边……

文化产业大文创,生生成了物化的“小文创”。

 

“大文创”的召唤

 

文化产业要繁荣,那么创新、创造就应该无处不在。“文化创意”“文化创造”当是存在于整个文化产业领域的“大文创”。

文创”概念要扩大,这是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。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,那么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现实和生活,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,决不能是“复制”传统文化,而要大胆整合、跨界、创新,不变的只是蕴含在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而已。

辜鸿铭曾经说过“我的辫子在头上,你们的辫子却在心里!”这个时代,我们做文化、做文创,不应该只看头上的辫子。忘记了头上的辫子,聚焦于内心的力量,才是文化真正的力量所在,也是文化产业创新方向所在。

很多文化内容如果不赋予全新的社会意义,不去重新定义,那么他是不适应现代生活的,走进博物馆将成为其宿命。文化创新的意义恰在于让一些文化不再走进博物馆,也让博物馆的一些文化走到现实生活当中去

譬如戏曲,中国的地方戏很多,戏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,那么从发展来说她应该是与时俱进的,唱念做打不应该停留在一两百年之前;百年前的审美与趣味,不应该让这个时代去强行接受。

对于中国的一些文化机构来说,用现代思维重新看待中国文化,用传统文化打造“通俗文化”,由此构建文化输出体系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这也才是文化创意的真正使命所在。传承,要的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,结合时代、用于时代。

 

文化创新的边界与破界

当然,文化的创新并没那么容易,要基于对文化本质的认知、理解,同时不受限于既有框架和模式,这就是一个对边界的突破过程。

人类天生是具有认知安全感的,会把已有体系的认识当作个人安全感的一部分。就好像我知道1+1=2,这是我的财富。如果有一天要说1+1=3,那么我可能就会觉得某种安全被侵犯了。在文化的认知层面同样如是,我们需要更多的是掌握核心义理之外的不崇拜,敢于去重新建立规则。

对于中国的一些文创机构来说,学会搞事情,才是最好的出路。譬如故宫博物院,周边卖的很好,但是那充其量只是门生意,虽然某种意义来说也有利于推动中式审美,但格局总是小了一些。故宫要忘记自己博物馆的身份,不应该只做博物馆份内的事情,或者说把博物馆的历史责任提升那么一下,历史结合时代去做文化输出。

这种边界不仅是身份的边界,也有概念的边界。譬如武术,中国传统武术“被神话”也被当作“舞术”,那么重新证明一下中国武术的实战价值行不行?用一套全新的可量化标准来作为评判行不行?

这种边界也是文化本身的边界。文化实际只是一种审美、生活方式、精神导向,他可以作用于很多行业、领域,跨界融合才是文化真正能够显现力量的战场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