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四时智慧>人生
全部 22 人生 9 事道 1 《颠覆竞争》 12

《人性九省》——认识本我,从这个世界出发

时间:2019-10-27   访问量:2286


人性是每个人都需要去深刻认识的东西,因为只有认识了人性,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情绪所在,明白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自我欺骗。

人,作为社会的成员,群体性是一种极为强烈的存在,正是这些让人做出了很多理性层面会匪夷所思的事情。认识人性,并非要倡导对人性的突破、对群体的脱离,因为毕竟这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。只是希望,相对于群行者的独行者、思考者,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,认识自己、温暖自己。

 

篇一:信,群体之殇

人性是所有社会行为的根本。政治、文化、经济,根本上是在人性在各个领域的集中表现。对人性的认识与塑造,便是整个社会秩序的核心所在。

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。人类聪明吗?从知识的探究来说,人类是聪明的,但是历史的进程、文明的进步从来没有让人性中的一些问题消失,而迷信恰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。

 

迷信是人类的一种需要

迷信,是人性中的一种需要,这是深入骨髓里的。

迷信并不是说封建迷信妖魔鬼怪之说。迷信是一种对外在事物的轻信、对权威的恐惧、对强者的恭顺。或者说,人的本性之中存在着下意识的不思考,那么判断事物的标准就变成了一种外在证明、直观感受、情绪引导等非理智行为,也就是各式各样的迷信。

同样的话,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说,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;一个身份不合适的人去说,甚至根本没有说的机会。让一个人去相信的,并不是道理和逻辑。人,往往是用情绪在接收事物,一个概念如果他足够给人带来情绪兴奋的话,那么马上可以成为一场狂欢,无论各种主义的兴盛还是“区块链”“酵素”这些时髦的财富或者健康的捷径。

 

人类是群体性的,有群体安全需要。崇拜、信仰是人性中一种与生俱来的需要。作为群体生物,对强者的崇拜与服从意味着一种安全和可靠。身份、精神的双重认同会相伴而生,也就有了“群”。人性中,涌动着的总是磅礴的寻找神、英雄、偶像的力量,迷信恰是一种归宿的寻找,非理性地陷入其中,才会给人一种“组织”的力量。

迷信也可以让人产生一种代入,获得最直接的存在意义。人性之中从来都有一种自我价值需求的存在,如果自我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,那么与自我有关的一切相关或者从属都可以成为一种自我资本,与“我”相关,就是我的。小时候攀比父母、成年后对比公司、再往后比较儿女;事实上但凡能够沾边的,都可以成为谈资,成为一种自我价值的加成。乃至于出租车司机因为拉过几个明星而得意、卖豆腐的因为谁吃他们家豆腐就可以冠名状元豆腐……让别人完成自己的梦想,自己的价值假借、寄托于人和事物上,这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。不劳而获是天性,那么可以随意掳取的也就是各种虚幻的关联价值了。去站队、去迷信,将一种观念、思想、经历、荣誉,附加在自己身上,可以让人轻松获得一种自我价值。

可以说迷信无关乎学历,始终弥漫在人类社会当中!即便在最神圣的学术界,对于权威的迷信也贯彻始终。

 

迷信的体系化与升级是文化

用迷信的滤镜去看待社会,会发现迷信在人类社会当中无处不在。我们看到社会文化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也都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迷信去打造。譬如品牌营销,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品牌是对人们的心智占位而进行的一套方法论;但是从人性角度来说,并无法分辨信任和迷信的概念区隔,但是让人不经思考而锁定目标地去选择是毫无疑问的。

甚至很多时候,我们的一些精神信仰、文化等,从根本上和迷信也是紧密关联的。常规视角来看,这些可以高大上地看作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,但是另一个角度去看,却也毫无疑问地反映了人性本质上的迷信。所谓的文明、所谓的文化,根本上只是一种传承延续的习惯、一套审美体系,守护的意义在于人为地附加了更多价值体系,给这个体系下的人更多象征意义。他可以成为一种信仰、信念,但他同时也可以毫无价值。文化,从来不是什么高尚的,只是一种社会需要和满足而已。正如我们无限怀念过往的情怀,实际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。

所以某种程度来说,文化是迷信的体系化和升级,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意义,正面利用文化的力量,其价值也确实不可估量。这里只是从人性角度来看而已。不过也确实需要说明的是,文化的传承是要有新陈代谢的,如果只是一味守旧,那就真的会让文化的迷信面恶化,变得弊大于利了。

 

迷信恰是一种群体力量

大多数人需要被外界推动着做事情,正经的工作、填空式的碎片时间。唯有被安排得满满当当,人才会在“获得”中得到满足;在不突兀的人生中,不得到非议;于是安全感得到了满足;这是普遍的人性存在,从整个社会发展的秩序来说,迷信并不是完全的坏事。迷信同样可以是一种不二的力量,可以是团结、心无旁骛、一往无前。所有的艰苦奋斗、所有的任劳任怨,确实验证了努力就有回报。

人性的迷信与顺从,也有其正面价值,根本上他可以是一种精神力量,而变成强大的生产力。不需要过多思考,而投入其中,很多时候就是最好的结果。迷信可以让生产力上得到最大的释放。迷信,从来可以迸发巨大的能量,足以改变世界。

正是因为迷信,所以这个世界有时候需要很多非理智的东西,需要偶像。因为,那样能让人满足,那样能引发巨大的力量。

 


 

篇二:虚妄的想象

人类无限追求真理。探索欲、好奇心、对真相的渴望是人性的一部分,但是偏偏同根生出了虚妄的想象,一边厢求真,一边厢制造虚妄,这种虚妄很多时候恰恰是加在自己身上的,也就成为了自己的迷障。

 

想象力成迷信助推

人性中迷信的由来也不仅仅是对强者、权威的迷信,还有人类自我的加成,也就是虚妄的各种想象。一旦思考落入非理性,伴随着各种情绪,那么假象也就自然生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了。想象,正是各种迷信的另一种来源或者说是催化剂。

人类通过部分客观存在,加上情感、期待等元素展开联想,就可以变成各式各样的想象。美人一笑,就联想着瞩目于他,抱得美人归;电线杆广告上的一针灵,就想象着民间神医……未曾了解、时间空间阻隔,对于人的想象来说,都不是问题,都可以将之想象得无限美好。

人类很多时候对自己这种想象的虚幻极为自信;甚至比自己解答数学题自信得多得多。也正是因为人类想像力的神助攻,走江湖的无一不将人性的这点充分利用。画个大饼,人就会自己想象;抛出一个概念,人就会不自觉地认为具有革命性意义,争抢着去追逐……谎言有时候并不需要重复一千遍,真理也会诞生在人心之中。因为不经逻辑的思想,会让人对神秘、概率、捷径等充满想象,将一种神往的幻象演变成迷信。

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“量子波动速读”式的骗局,各种新词汇、不搭边的客观存在、复杂而无法解释的技术逻辑,于一方忽悠、一方想象,夹杂着各自的欲望,坚不可破的迷信就诞生了。是什么不重要,不理解不重要,重要的是坚信可以带来各种好处。

想象很多时候也就是欲望。对欲望和安全感加以利用,恰是人性最容易被利用的点,随之就可以铸就或好或坏的一些东西。

 

怀疑——想象的迷局

想象是虚妄的,也是神奇的。

这里有愚蠢,也有智慧;有自卑,也有盲目自信;有迷信,也有怀疑。

如果个群之间、不对等关系之间,想象加持下迷之相信的话;那么,对于身边阶层相同、更为了解的人,人和人之间,想象力却催生了各种怀疑。甚至关系越亲密,怀疑就越是泛滥。

一方面固然是相近的人之间更加熟悉,知根知底之下,直接斩断了向上的想象空间。人总是在不自觉之间相信着陌生人,这也是人性特点。

另一方面,熟人之间的相处,欲望基本归位,这个时候安全感的需求爆发了出来,人总在试图去验证安全感,于是怀疑产生了。

如果说对于一事一物的迷信是带有憧憬、希望得到的美好的虚妄想象的话,那么怀疑就是害怕失去的虚妄想象。

如果说迷信式想象是伤害自身利益的话,那么怀疑则是对双方的伤害。怀疑是弱势方的天性,无法阻止,但是却可以正常面对。了解其所产生,良好沟通,满足安全感所需就好。无论合作伙伴还是家庭成员,莫不如是。如果觉得被人怀疑是在伤及自尊等,进而爆发另一种情绪,那就是另一方的障碍所在了。


 

篇三:情绪,理智的天敌

 

人性是精神活动的体现,而情绪则是人类精神世界无处不在的存在。

“今天我心情不好”,这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,就是心情不好。在客观认识之外,人的活动绝大多数都受制于各种情绪,包括前面提到的迷信、虚妄之想等各种,情绪对事物的反应很多时候超越了五官,也超越了大脑。

那么就好好认识一下情绪。

 

真实存在的第六感

情绪何所来?不知。

乐所得、患所失、忧所处、怒所遇……情绪是人在情感上的一种真实反应。有情感、有思考的地方就会有各种情绪的产生,乃至不限于喜怒哀乐。

情绪更进一步的反应则是对理智的屏蔽。

你无法解释你明明爱着一个人却要对他说不;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昨天会买那支口红,今天后悔不已;你更无法解释,一个平日温文尔雅的人竟然与暴民为伍上街打砸抢。

情绪是极其强大的非理智力量。

 

情绪,主导与被主导很重要

细看情绪,实际上有两个层面。

一面是对真实的反应,喜怒哀乐等,这都是人之常情。是正常的情绪抒发,属于反应性的情绪。虽然是自然发生的,但根本上还算是人在主导情绪。

而另一面却是对真实背离之后的内容感知、行为决策乃至极端行动。这就相对复杂了,会有被他人操控情绪,也会有自我被情绪带离。

如何让一个人的情绪被驾驭?根本上来说是脱离真实,制造氛围。情绪是可以感染到的,进而就可以形成一种情绪认知、情绪认同,乃至于思想灌输。离真实越远,情绪氛围的感染力就越大。

一个原始人,点燃了篝火,围绕着火堆一阵狂舞,大声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歌词。于是就有了巫觋,有了跳大神;如果再能喷一口火,那么他就是天地的使者。如果他和平常一样,蹲在地上扒拉着饭,然后说“老天爷,下点雨吧”,估计会被老婆照着后背就是一脚。

正是因为有了与真实环境的不同,脱离了现实普遍,于是乎氛围情景就有了。所以很多时候,人为地制造惊喜、仪式感,脱离真实生活场景,很容易制造一些感动,通过情绪引导,达成目的。

当然了,仪式感也确实能增加一些生活幸福度,只是需要区分善意与恶意的场景。

另外一种被情绪主导则是人自己身上发生的。人很多时候喜欢逃避真实,情绪一旦离开了真实环境,就会变成负面物质,那么人身上就会背负很多不必要的东西。底下细说。

 

暴躁、焦虑、叛逆

人的内在被控型情绪,总体可以分为三种:暴躁、焦虑、叛逆。这也是人在遇到很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时候的典型反应。

说暴躁是天性,可能很多自诩温柔的美女们会不同意,我那么可爱,我怎么可能暴躁呢?但是这是事实。生气、发火等就是暴躁的反应,如果没有暴躁那么人根本不会有太多额外的情绪存在。暴躁是外在压力累加的一个必然反应,只是每个人的忍耐值不同罢了,但是即便忍耐值高也会有一个出口在反应暴躁,忍耐之时,可能是内在加于自身了。

焦虑则是和人的自信和安全感问题密不可分了,已无需多言。

叛逆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。人有服从性,服从可以带来快感和成就,这是从群体角色来说的。但是往往又因为自我意识希望从另一个层面证明自我,于是就有了各种叛逆情绪。诸如对抗情绪、被“坏事物”吸引、对未参与决议的抗拒,等等。这种叛逆有对他人的,也有对自我的。

无论是暴躁、焦虑,都是因为一时无法解决所造成的。那么控制他们无非就是去解决问题,至少是有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态度。遇到问题,即便不能当时解决有想到如何解决的路径,有了面对、认知,也就很容易消弭掉了。其实,几乎所有负面情绪的问题,都是一样的解决方式。

叛逆,则和自我证明有关,之后会有专文提及。

 

情绪与伪理性

人有理性的一面,也有感性的一面,但是很多时候还有另外一种不易觉察的状态——伪理性。

伪理性实际是情绪、自尊心和自我认识共同的产物。从最初对事物认知之后,给自我一个断论,进而以断论为准绳去衡量、定义、定位一些事物,在自尊心的干预下不愿重新修正,而始终力图进行维护。

伪理性实际就是一种执念,但很多人会强行将之视为理智。也正是伪理性的存在,造成了人的一部分困惑,称之为理性与感性的纠葛,实际只是伪理性作祟而已。

伪理性最可怕的就在于其隐蔽性,当自我真正发觉到其非理性的时候,实际上也就不难解决了。

 

理智的敌人也恰是行动的推动力

情绪,虽然确实是理智的敌人,但也绝非妖魔鬼怪。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理智客观的话,那么这个人也确实和一个机器人没什么区别,没什么人味。如果人人时刻理智的话,虽然这个世界可能秩序井然,但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什么英雄,不会有什么温暖,因为理智可不认同这些。

很多时候,正面的情绪可以成为人行动的推动力。人,容易被情绪感染,也意味着同样可以被鼓舞。无论喜怒哀乐还是其他情绪,在人内部就是压力;如果将之释放,那么就可以成为动力。情绪,终究是要自我认识和疏导的。

当然了,类似消费者被操控的那些情绪被操控,防不胜防;不过也就成了社会经济的推动力了。呵呵。

 


 

篇四:人造的情感

如果说“情绪”很多人都避之不及的话,那么人类对于情感的追求似乎超越了所有生物。仿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的情感,或者亲情、或者爱情、或者各种人世间温暖的感情。

情感,很美好吗?如果深究的话,可能这并不是标准答案。因为情感,是人造的!

 

情感是一种需要和本能
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情感是一种本质需要,情感也是人类情绪最好的安抚。如果说身体对应的是一个健康关系的话,灵魂往往和各种情感息息相关。这种情感有对自身、对他人和对群体的各种形态。

情感是一种纽带式的存在。独立的个体需要社群性质,那么情感成为了一种连接的工具,连接个体之间与个群之间。小到爱情亲情,大到文化认同,都是一种情感纽带体现。

情感,对于人类来说是会随时催生的,这是本能。

 

情感能力决定情感体验

在人类情感中,事实上是存在着一种情感能力的。人的情感关系,无不决定于情感能力。

虽然情感是人类的本能,但是情感能力却各不相同,绝大多数而言,情感能力决定于个人经历。我遇到过一些心灵有创伤的人,他们非常缺乏安全感,以至于把自己的各种情感弄得一团糟,他们受创的就是情感能力。对于他们来说,无论怎样的情感,都很难安抚内心。因为情感接受的能力同样属于情感能力的一部分,他们是缺失的,这个时候情感能力的修复其实更为重要。

人性中的好逸恶劳,往往会让人寄望直接享受情感,忽略的恰恰是情感能力和情感本体的存在,也就忽略了情感的能动性,而对“情感”痴迷不已。这就很容易陷入了一种挣扎之中。

 

“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”,有多少人对这句话十分不屑?但这句话恰恰是实话,人的本性决定了情感会在相处之中逐渐产生。传统婚姻并非不产生情感,而是情感在婚后逐渐养成,“门当户对”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三观的一致性。无论古人还是今人,在情感能力上并没有太大本质不同。情感能力强的,一样可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很好的安放,无非中国传统上更为含蓄内敛一些而已。很多时候是今人替古人“不幸福”。

世人追求的“对的人”,存在也不存在。“存在”是一种客观条件,比如三观、互相匹配的情感能力等,很大程度上就保证了可以获得较好的幸福感,这是一种理性的考量。“不存在”是指不存在绝对的“对的人”,这是一个先相信后实践的过程。客观上不存在较大的问题的人,只要自己相信的话,那就没太大问题。当然,这里的相信是指对客观“存在”的认知之后的相信,不是情感迷信。情感能力当中的“一致性”“向心力”极为重要,如果求检验、心存疑惑,“不一致”“离心的”,那么往往会爆发各种问题。情感,从来不是拿来检验的。

以上是情感在两性关系上的体现,如果说我们把情感能力放在爱情之外,那么这种体现会更加明显。因为爱情之外不会涉及什么选择,是完全的情感能力体现。比如在亲情关系里,往往一个快乐、友善、欢爱的家庭,家庭中成员的情感能力就会表现得非常突出,无论是交流对话、相处模式等,根本上来说情感能力也是人本身的一种处事素养。

 

情感,切勿约束

人性决定了人类总是在不甘心,对于情感的理性认知,对于“门当户对”或者“客观存在”认知,都会有天然的逆反心理。在人性中,情感经常是理性或“伪理性”的反叛者。这种反叛既有对庇护者的反叛,也有对自身的反叛。

很多人会发现,如果给情感加上枷锁的话,情感总在不自觉之间产生,这时候“伪理性”就会惶恐;如果有意去隔离情感,却会莫名其妙产生情感,这些都是这种矛盾和反叛的真实写照。所以很多时候,家长禁止孩子早恋、自我禁锢感情等,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效果,这是一种人性的必然。理智在说不,情感却很诚实……

情感无法约束,但是却可以引导。理智和情感之间并非势不两立,就像大禹治水一般,客观认识人类的情感,是可以将情感按照既定方向疏导的。因为情感终究是人在释放。

不回避、不拒绝,真实地去认识,按照自己真实的需要,去疏导情感走向,这才是对待情感最有效的态度。

那么可以引导情感,会不会让情感失去真实、真挚呢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情感发乎于人,无论“相守、承诺、信任、取暖”,这些始终是真实而真挚的,深刻认知“情感能力”之后,情感一样是真实的,甚至更加美好。理智地让自己陷入一种好的“不理智情感”之中,也是不错。

 

 


 

篇五:真我与真实的籓笼

真我与真实,都是人所致力追求的。但,这却从来不好追求,因为人性会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,将自己层层包裹,不示人也不示己。

真我与真实,有时候真的算得上是奢侈品了。清醒的认识自我,勇敢面对真实,很诱人,却绝不容易。

 

自我设定之下无真我

自卑与恐慌是人类的天性。正因为如此,很少有人会袒露自己的内心,因为那是最柔软的一面,生怕被直击软肋,于是人性中的真我掩藏之旅由此展开。

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自我欺骗与自我设定。

自我欺骗基本就无需多言了,积极而言是好的自我暗示,鼓励自己乐观向前,不错的心理干预;而消极的自我欺骗,则是掩饰、逃避,以蒙蔽隔绝自我求安全与慰藉。对于自我欺骗,很多人其实可以清楚明白,只是有时候并不想明白而已。

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的。自我设定,既是一种人设,也是自我认识观察的一个道具。比自我欺骗更具有欺骗性的就是这个自我设定。正如前文的“伪理性”一样,自我设定也十分类似。

每个人都会根据不同的价值观,对自己为人处世乃至于自我行为都有不同设定。“自我设定”的概念和行为本身没有问题,可以让自我有个趋向性的发展,但问题在于所设定的是“条例型”还是“架构型”的自我。

所谓“条例型”的自我设定,是具体的条条框框,将自我尽可能设置详尽,犹如将自我设置成一个固化的形象。那么在其后,人会不自觉地去维护自身这种形象设定。自我认知也将以此为参照,甚至对此外的所有东西,视而不见。我有5000条规则,那么第5001条不在其中,我就无论如何不接受。生怕“真我”不在这个范畴之内,就会人设坍塌,惶恐至极。

自我设定倒颇似国画,画肉、画骨还是画神。太过具体的自我设定,都会成为囚禁真我的籓笼,阻碍自我的认知。有时候我们追寻自由,但自由的真我却偏偏是自我束缚的。

 

逃避真实是天性

人性确实非常善于欺骗与虚幻。比如前文提到的各种虚幻的想象,与外界相处中,身份角色的差异、信息不对等,结合自卑自微,产生虚妄的崇拜与迷信等;而内在,则是各种对真实的逃避。

是的,人总在向往真实,却总又在逃避真实。就好像期盼着高考揭榜,却又害怕那一天的来临。人想要真实的答案,却更想要“想要的答案”。这就是人性。

“想要的答案”就是人给真实设定的模式。

有人消极对待、默默忍耐,有人不听不看不接受,有人自建“想要的真实”安全屋,还有人则干脆用各种“积极努力”回避真实……

对问题的逃避,对真实的远离,人总会难以心安,那么压力从未因逃避而消失,反倒愈发沉重了。

人,无非害怕“真实的答案”并非“想要的答案”,害怕承担结果,害怕遭受失落。“真实的”和“想要的”之间,并非矛盾不可调和,只是人性的好逸恶劳让人不想自我推动。想要的和真实的,可以是一致的。

逃避,恰恰是在分离两者。

 

直面,是最好的逃避

面对,不一定是“迎刃而解”,更不是“引刀一快”的慷慨赴义。面对,同样也可以避开锋芒。就像一场较量,见招拆招当然最好,喊个暂停休息一下也未尝不可,甚至当面讨教也颇显洒脱。只是不能掉头就跑,那就会是长久的阴影。

面对,并不是即刻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是正视的态度。

“真实”与“真我”,很多可能猝不及防,也可能让自己一时难以接受。但是,那是“真实”啊。只有对“真我”的深度认识,对“真实”的真切把握,才能真正解放一种精神与信仰。也只有如此,才能让当下的自我不背负情绪,轻松潇洒。

用“勇气”去说面对的态度,并不合适。人之所以会逃避,之所以害怕面对真实与真我,根本上还是“患得患失”。对于得失,如果说不在意,这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性;而对于未来的相信,也不符合人“自卑”的天性。但是明白人性,你就知道,很多你所谓的重要,根本没那么重要,那么就可以放下很多,自在了。

面对,也无需拖延等待。“机会”“缘分”固然存在,但那从来都是给时刻准备着的人的,过多的理由就会变成自我的借口,也就会消减面对真实与问题的积极性了。更进一步说,所有的“机会”“缘分”都是人为的,都具有能动性。

面对,是逃避压力的最好方式。


 

篇六:不去证明自己,是最好的证明

曾经在工作中,我对团队成员提出过问题探讨的规则:1、讨论不是争论胜负,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不强调个人观点好坏对错;2、可以不认同,但必须理解明白对方观点、视角,不自说自话;3、质疑、拷问讨论对象的环节、细节,探讨改进与解决,推导结果,不做直接全盘否定,一切以解决方案为最终呈现。

很遗憾,虽然几乎每一次我反复强调,但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强调自我观点,进行自我辩护,讨论演变成为立场守卫战。“可以不认同但必须理解”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太过困难。

人,总试图维护自己,去证明自己的观点。有些人哪怕认错也不愿放下自我去理解别人。

 

态度归态度,理解归理解

我跟不少朋友说过,“理解归理解,态度归态度”“你可以完全不认同他的做法为人,但是你可以尝试从他的角度去理解”等说法。理解的目的在于打开思路、跳出自我认识圈,从不同视角看待事物,同时提升自身的理解力、共情力。在不同视角重新去认识之后,再做评判;这时候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更为客观,即便是反对也可以更好地反对。

但是现实中有太多人直接把理解和态度绑定,认为理解就是妥协就是认同。原因何在?只是因为对自我的维护,一切可能影响维护自我维护的,都会下意识地排斥。“观世界”的关闭,“世界观”也自然会停滞。

 

自我证明是个无底洞

每个人都需要价值感,这是无时无刻不在的。那么如何证明自己,就成了一道始终存在的大题。

和很多朋友说过,努力、积极是必要的,但永远不要去证明自己,更不要去证明自己是对的。因为证明,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行为。可能很多人希望通过证明自己去获得信心,但是一来这种证明是没有休止的;二来一旦证明自己是错误的,那么对于自信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。

放下自我,去接受一切未知,是一种自我“观世界”的拓展。一开始就给予一种判断,或者所谓的立场不动摇,如果忽略所处的世界和事实的话,那是愚蠢至极的。人自然需要遵循自己的原则,但原则是最核心的几条刚线,切不能变成各种自我限定,更不是具体表明自我的立场。

 

否定自己,是更好的肯定自己

人需要自我肯定,这是毫无疑问的,但有时候一种否定和怀疑也十分有必要。这种否定是对自我的“证据”体系的否定,也就是我看到的是不是足够充分?还有没有遗漏?

不否定自己的价值,不否定自己的判断力,但是扩大自己的视野,避免限于一种狭隘的认知体系,这是一种必要的成长。

在“观世界”中,不断修正自我,是一种自信的方式去处理问题,那么很快这种自信与从容会变成最后给自己的答案。这种答案,是更好的自我力量。


 

篇七:突破自我不仅是走出舒适区,更要走出安全区

 

这个世界很多积极努力的人,他们热爱生活,奋勇向前。或者努力学习,或者努力工作。在很多人眼里,他们都会是榜样、成功者,再不济也会是一个很优秀的人。然而,我们很容易发现。很多人并不快乐,甚至越学习越多困惑、越努力越多烦恼。

 

打破舒适区的误区

很多人一直在说一个舒适区的问题,强调要走出舒适区。这一点很赞同,但是很多时候,人需要突破的不仅仅是舒适区,还有安全区。这个安全区包括了既有认知体系、情感认同区、情绪安全区等多个方面。概括而言,是需要对自我内在体系进行更新。

打破舒适区很多时候虽然困难,但算不得脱胎换骨,坚持坚持,人很容易进入一个相对轻松获得高成就感的模式。这种成就感可以用一种量化来体现,完成多少工作、取得高分,很快这种成就会体现在赞誉、收益等各个方面,往往是可见的。

如果要总结这种轻易成就感模式的话,“机械、重复、复制”等可以成为关键词。很多时候如果仅仅打破舒适区,而没有打破安全区,这种努力往往只是一种证明,通过不断证明,狂刷存在感或者转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注意力,让自己获得自我安慰。

 

从输入到输出,立论立人

 

前文我们提到,人性当中存在一些群体形态,典型如迷信。从群体环境到个体思想独立,根本来说需要转化为一种“输出”的形态。这种输出包括思想输出、行为输出等。当然,技能型学习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。

以人的学习为例,学习而言是有其阶段性的。启蒙之时,自然是以输入为主;但是这种“被输入”状态不能是永远的,人不能始终处于一个“存储型”状态当中,哪怕进阶为“总结型”,也依然囿于前人智慧。这样的学习,人类根本没法比得过机器。

输出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自我意识、自我认识、自我意图的强化,表现出的一种体系。比如,创新创想、立言立论等;说白了就是可以没有开宗立派之名,但有开宗立派之意。

当然,输出不是故步自封,接受、理解等一切照常,只是一切服务于在输出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自我的思想体系。“目的明确、范围明确、取舍清晰”可以让学习本身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。不必担心在这个取舍过程当中的偏见,因为有时候偏见胜过全盘吸收,毕竟偏见至少还可以重新纠正。

输出更为核心的意义并不在于“自我”,并非为了所谓的一家之言和独特视角、观点。而是通过“输出”的意愿,产生一个适用于自我的逻辑;在输出的过程当中,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,这是其最大的价值。至于前期“输出”的水准如何,倒并不重要了。

进一步来说,输出是“立人”的关键所在。所有的思想、智慧、学识,都是经一家之言之后,成为一门一派开创新格局。读万卷书的复述者,不如立一家言的后来者。

当然,立言立论也好,创新创造也罢,绝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不讲规则地群魔乱舞,输入是基础,输出是突破,跨越式是不存在的。


 

篇八:“小人物”的陷阱,简单生活最是不易

很多人说,我并不求大富大贵,我并没有多大的追求,只需要简单幸福过一辈子就足够了。做一个快乐的小人物,挺好。

但,简单幸福往往比追求大作为还要奢侈,简单恰是最不简单的。在很多时候小人物的定位才最难让自己轻松。

 

小日子”伴随逃避,被动人生是其天敌

不好高骛远,确实是好事。但是过低的自我定位,恰恰是一种自我欺骗和逃避。

“我”是小人物,“我”不追求过多。将自己的能力与能量“卑微”化,那么就可以“拒绝改变”、“拒绝责任”“拒绝向前”……因为不追求过多的什么嘛。在潜意识里,给了自己很多逃避的天然借口。

当然,也有不少“小人物”依然在努力着,只是他们并不奢望取得多大成就,唯一的期望用最大的努力换取最简单的幸福。

无论是努力的还是不努力的小幸福的追求者,对他们在造成冲击的往往是人生的被动性。你不谋事,事便谋你,这是一个普遍规律。如果你出让人生的主动性,那么势必会陷入各种被动。

当年刚刚工作的时候,有一个同事是追求小确幸的典范。公司安排的工作基本上都能正常完成,谈不上出色但也没太大差错。多年来也从不主动想跳槽之事,慢慢就熬成骨灰级员工。而今每次见到他,基本都会遭遇各种吐槽,似乎从无顺心之事。

出让了人生的主动,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很多事情可以不强求,但是人自身的主动不可缺失,顺其自然只是一种心态,而不是全靠幸运女神的眷顾。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人物、小人物;不委身于小,不图谋于大,这是追求简单幸福的基础。

 

简单从不应该是一种目标

简单的小确幸,当作一种目标的话,这个目标是很难去真正实现的。正如前文所说,丧失了对人生的掌控,恰到好处的“独善其身”要实现,那是极不现实的。

那么小确幸的独善其身可不可以存在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。小确幸其实就在当下,简单只是一种心态、一种行为方式,而不应该当作是未来的追求。当下的简单即是生活长久的小幸福。

追求简单幸福,不是用一种累积的加法去逐渐达成,事实上要做的是一种获得的减法。积极努力,所获良多,只是所得无所留;积极掌控自我人生,却不争不夺,甚至去放弃一些所得。无论所得多少、放弃多少,这样的“独善其身”才能持久而稳定,才真正能够掌控好自己的幸福。

说白了,无论怎样,对这个世界的明了、对人性的认知、对自我的掌控,无论追求什么,都是必备的。

很多人没有简单的心态,却在追求着简单的结果,那么自然是求而不得,困于其中了。


 

篇九:色即是空,归零之后的自我赋予

 

人生很多时候和游戏没什么区别。每天刷任务、开副本,不断地升级、积攒金币,玩家们对此都乐此不疲。毫无疑问,在游戏中不断的积累、逐一实现的成就,让人有着特别的快感和成就感,游戏很上瘾。

那么人生呢?

如果说游戏的设计是仿照人生,放大人性当中的一些需求的话。那么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,只是我们把这场游戏当作了真实。

色即是空。色是世象,是光怪陆离的世界。但这个世界我们很难说是真实的世界,因为人之所以为人,有其强烈的精神性,因而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物质组成的世界。灵魂而言,世象的成就毫无意义,无论财富、名誉、地位,都不能让人泰然于心。

绝大多数,人终其一生只是在寻找自我的价值与存在的过程,无论金钱、荣誉、地位等都只是一种寄托,将生命有所安放而已。正如游戏一样,我们在各种任务当中满足自我,生老病死都有着不同但几乎没什么不同的路径。

 
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

跳出自我、跳出世界,再去看人生,确实人生的绝大多数作为并没有太大意义。但是,请看清楚,是“人生的作为”并无太大意义,这并不等同于人生毫无意义。也不是要让人毫无作为,恰恰是更加有为。

明白人性,看空世象是一种价值的归零。归零的意义在于摆脱烦恼和困扰,对于万事万物可以不用忧虑。因为,身体,皮囊而已;人生,浮云而已……一切的一切,你之前所在意的,无所谓的。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生前身后名,也得看实际的价值。明白人世的空,才可以自我重新定义人生。

在这个世界,每个人的任务不是标准的、既定的;人生意义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。明白人世的空,才可以放下各种执念,重新去定义自我人生的意义,去设定自己人生的游戏规则和任务体系。

无所谓之后方可无所畏。放下执念之后的积极和有为,是一种淡定的笃信和笃行。进取而不竞争,执着而不执迷。不失落于成败,而相信未来。真正地成为一个能够温暖自己和别人的人。

归零后的积极,会是一种涅磐重生。人世看淡,那么善与恶自不必说,虽内心不再受制于社会舆论,但自我的约束却如信仰一般产生。因为明白了没有任何作恶的必要,毕竟很多掠夺毫无意义,那么又何须为恶?善,是对自己最大的慰藉。

 

无可为,无不可为

归零从来不是为了归隐山林。什么看破红尘,不过是庸夫俗子消极的借口。看清人性,看淡世事,并不是脱离社会,也不是要撇开一切社会人的身份。

归零后的重新定义,很多时候是更好地融入现世。于人性而言,人并不能突破人性的框架,否则就不现实了;一切有意克制人性,都是逆天道的,只能让自己背负另一种枷锁。对于人性,是需要足够明白,然后泰然与之相处,积极而认真地引导自我,更加积极投入现世是一种必然选择。

无可为,无不可为,所为皆有为。


上一篇:谁说“近墨者黑”?入地狱者为大贤!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在线咨询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

在线咨询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